32mm的野生公蟲和兩隻44mm的飼育品公蟲
用木屑飼育,從產房挖出後就放在免洗碗中混合新、舊土
如果這樣的飼養狀況,體型還能維持中等。那麼野外看到的小型公蟲,是不是代表野外環境更嚴苛呢?木屑的比例、菌種的差異、真正適合牠的溫度又是幾度呢?這些都要透過「大量」(什麼是大量?如果每組實驗的個體數,如果都是30隻公蟲。那麼光一個實驗子題的對照組、不同操作變因【如果以最簡單的溫度差異來說,例如:平均室內溫度、模擬地底涼爽溫度、模擬高山低溫溫度】,這樣光只是一個實驗小子題就至少需要120隻公蟲了【要使用公蟲來實驗,公蟲的體長差異大,甚至能達到倍數,因此以公蟲來判斷較準確;母蟲的體長差異不大,再加上測量的些微誤差,區分上較容易誤判】!何況一個研究常常有4~5個子題,這樣就需要至少600隻公蟲。換句話說,至少要培育出1200隻幼蟲以上,才能有足夠的公幼【幼蟲在2齡、三齡時,看腹部可以區分出公母】可以實驗。)的數據。
還有10隻幼蟲在冰箱菌瓶中,很想知道牠們的表現會是如何?這10隻已經在蛹期了,低溫下應該會拉長羽化時程。再加上天氣太冷的話,羽化蟄伏後,可能就要直接冬眠等明年了。
這隻野生蟲已經量好體長並做上記號,將再放回棲地
同棲地的飼育品公蟲,也將標記後放回
這批無更換木屑的飼養狀況下,平均體長中等
五隻木屑飼育公蟲中,最大52.85mm、最小40.43mm,平均體長45.29mm。令人驚訝的是為何其他四隻均沒有破45mm,那隻大型個體卻大幅度超越其他兄弟?這另人蠻納悶的,或許,大型個體的飼育,有一些小細節我們還沒有發現。
不過至少證明了,不換土、小空間、不溫控的狀態下,還是有機會養出大型公蟲。
這幾年觀察花蓮野外棲地,高砂鋸數量是大幅下降
今年已陸續記錄的1百多隻公蟲,除了2大公、1金粉公蟲,其餘都標記後放回去。但是每晚去觀察,卻仍無法一天看見20隻高砂鋸,這是為什麼呢?是因為野外生存不易?還是有蟲友大量捕捉?只剩下移地復育,才可是唯一解套的方法了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